栏目名称
您的位置: 首页 >> 党团活动 >> 正文

应用外语学院开展2025年春季书记、院长思政第一课

发布时间:2025-04-03 15:17 点击:

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,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,应用外语学院于2025年3月面向2024级学生开展书记、院长“思政第一课”活动。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党史教育、国际形势分析、青年使命担当等内容,引导外院学子坚定理想信念,增强历史责任感与爱国情怀,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外语人才奠定思想基础。

书记授课:传承红色基因,勇担时代使命

党总支书记周延辉以《青年奋进新时代 勇担使命谱华章》为题,围绕百年青年奋斗史展开授课,通过四个篇章激励外院学子赓续红色血脉。

(一)百年征程:青年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

周延辉以习近平总书记“未来属于青年,希望寄予青年”的寄语开篇,回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先锋的壮举。通过中共一大代表平均年龄仅28岁、南昌起义领导人多为20-35岁等鲜活案例,展现青年在建党、建军、救国中的核心作用。他引用金一南《苦难辉煌》中“无一人老态龙钟,无一人德高望重”的评述,强调青年是推动历史巨轮的关键力量。

(二)榜样力量:不同时代的青春答卷

从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铸就“两弹一星”丰碑,到邱少云烈火中永生的钢铁意志;从北大荒垦荒青年战天斗地的豪情,到郝建秀从纺织女工成长为国家级领导人的励志故事,课程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青年“把青春献给祖国”的赤诚。周延辉特别指出,“雷锋精神”“女排精神”等时代符号,正是青年与祖国同呼吸、共命运的精神坐标。

(三)新时代召唤: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

聚焦脱贫攻坚、科技创新等当代战场,课程以“白发书记”李忠凯、牺牲在扶贫一线的黄文秀、平均年龄31岁的北斗团队、90后创业先锋王兴兴等案例,展现新时代青年扎根基层、勇攀高峰的担当。通过“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”的集体宣誓,号召外院学子增强志气、骨气、底气,在民族复兴征程中书写人生华章。

院长授课:认清国际形势,厚植爱国情怀

院长章国军主讲《认清美国丑恶本质,厚植爱国主义情怀》,以历史纵深和全球视野剖析美国霸权本质,强化外院学子的家国认同。

(一)历史镜鉴:殖民掠夺与霸权逻辑

通过1492年以来北美原住民人口锐减95%的数据对比,揭露美国建国史中的种族灭绝罪行。引用华盛顿、林肯等历任总统对印第安人的残暴言论,佐证其“民主灯塔”表象下的血腥底色。结合2003年鲍威尔“洗衣粉事件”、新冠病毒溯源疑云等案例,揭示美国为维护霸权不择手段的本质。

(二)霸权体系:军事、经济与文化的立体操控

课程系统解构美国霸权“四支柱”:军事上通过北约、AUKUS构建全球威慑网络;经济上利用美元霸权收割世界财富;科技上垄断互联网根服务器压制他国;文化上以“三片”(大片、薯片、芯片)渗透价值观。通过“斯蒂格利茨怪圈”理论,剖析发展中国家陷入美元陷阱的深层机制。

(三)青年使命:筑牢意识形态防线

针对美国对华“三俗”文化渗透(低俗影视、快餐文化、娱乐至死),章国军强调外语学子尤需增强政治敏锐性。他援引蓬佩奥“我们撒谎、欺骗、偷窃”的公开演讲,警示青年警惕西方话语陷阱,号召以“新时代北斗精神”“探月精神”为引领,在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。

育人成效:培根铸魂,启智润心

此次书记、院长思政第一课的讲授,立足青年成长规律与时代发展需求,取得显著育人实效。思政课通过系统梳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,结合当代国际形势分析,帮助外院学子深刻理解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”。通过百年党史与国际视野的双向浸润,学子们既在周延辉书记讲述的邓稼先、黄文秀等榜样故事中触摸到信仰的温度,更在章国军院长对西方霸权本质的剖析中筑牢了"用外语传递中国声音"的使命担当。应用外语学院通过思政第一课的开展,不仅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,同时增强了学生们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,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。(图文/潘菲)